公司 : 连云港博大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
地址:连云港市海州开发区创业路5号
联系人: 陈总 18071666066
联系人:郑经理 13812337870
网址 : http://www.lygka.cn
处理水量:[X] m³/h(可根据实际型号调整,如 50 m³/h、100 m³/h 等)
除氧后水含氧量:大气式除氧器给水含氧量≤15μg/L,压力式除氧器给水含氧量≤7μg/L
工作压力:[具体压力值] MPa(如 0.02MPa 为大气式,0.2 - 0.6MPa 为压力式等)
工作温度:对应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,如大气式约为 104℃,压力式依压力不同在 120 - 150℃左右
适用水源:各种符合进水水质要求的原水,如电厂凝结水、工业锅炉补水、热电厂补给水等
除氧头:
外壳:由优质碳钢或不锈钢材质的筒身与冲压椭圆形封头焊接而成,具备良好的强度与密封性,可承受内部蒸汽压力及温度变化。
旋膜器组:是除氧器的核心部件之一,由水室、起膜管、凝结水接管、补充水接管构成。起膜管与下水管通常采用不锈钢制造,耐用性强。工作时,凝结水及补充水在水位差压作用下,从膜管小孔斜旋喷向内孔,形成射流,卷吸大量加热蒸汽,实现快速混合加热。
淋水篦子:多为不锈钢材质,经起膜段初步除氧的水及疏水在此进行二次分配,使水呈均匀淋雨状下落,有效保护下部的液汽网,其空间面积一般不小于总截面的 50%。
填料液汽网:由相互间隔的扁钢带与圆筒体组成,内部装有两层特制的 0.3mm 不锈钢扁丝网。在此处,水与二次蒸汽充分接触,被加热至饱和温度并进行深度除氧,确保除氧水的含氧量达标。
蒸汽分配盘:主加热蒸汽由此接入,采用规则均分型结构,保证加热蒸汽均匀上升,在无节流工况下对软化水进行加热,使其达到饱和温度,实现高效除氧。
汽水分离器:内部由不锈钢填料组成内网,外壳设计为通气型。其作用是在排氧过程中,有效分离汽带水,使排汽不带水,减少水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。
水箱:同样由筒身与冲压椭圆形封头焊接制成,内部设置加强圈以增强结构强度。水箱底座固定在预制工作台上,一端固定,另一端安装膨胀滚体装置,用于适应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。水箱上设有多个接口,包括检修人孔、安全阀接管口、排水口、再沸腾管口、水封筒口、水位计接口、压力表口、温度表口、用水口等,方便设备的维护、监测与运行控制。
基础准备:根据除氧器的尺寸与重量,提前制作坚固的混凝土基础,基础表面应平整,水平度偏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,基础的承载能力需满足除氧器运行时的重量要求,包括设备自身重量、水的重量以及可能产生的动载荷。
设备吊装:采用合适吨位的起重设备,如起重机,在起吊过程中,应确保除氧器的平衡,防止倾斜与碰撞。起吊绳索的选择要符合安全规范,且在与设备接触处采取防护措施,避免损伤设备表面。
安装就位:将除氧器准确放置在基础上,通过调整垫铁等方式,使设备达到设计要求的水平度与垂直度。利用地脚螺栓将设备与基础牢固连接,地脚螺栓的紧固应按照规定的扭矩值进行,确保连接可靠。
管道连接:连接进水管、出水管、蒸汽管、排氧管等管道时,要保证管道的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,以利于水和蒸汽的正常流动。管道与设备的接口处应采用合适的密封材料,如橡胶垫片、金属缠绕垫片等,确保密封良好,无泄漏。同时,要注意管道的支撑与固定,避免管道的重量对设备接口造成过大应力。
仪表安装:安装水位计、压力表、温度表等仪表时,要按照仪表的安装说明书进行操作,确保仪表安装位置正确,便于观察与维护。仪表的连接管路应严密,防止介质泄漏影响测量精度。
启动前检查:
检查除氧器各部件是否完好,连接螺栓有无松动。
确认水箱水位处于正常范围内,一般为水箱容积的 1/3 - 2/3。
检查各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状态是否符合启动要求,如进水管阀门、出水管阀门、蒸汽阀门、排氧阀门等。
检查仪表是否正常工作,如水位计、压力表、温度表等,确保其指示准确。
启动过程:
缓慢开启进水管阀门,向除氧器内注水,观察水位上升情况,当水位达到正常工作水位时,关闭进水管阀门。
开启蒸汽阀门,缓慢引入加热蒸汽,注意控制蒸汽流量,使除氧器内压力与温度缓慢上升,升温速率一般控制在 2 - 3℃/min。
当除氧器内压力与温度接近工作参数时,开启排氧阀门,排出内部不凝性气体,同时观察除氧效果,可通过在线溶氧仪监测除氧后水的含氧量。
逐渐调整进水量、蒸汽量与排氧阀门开度,使除氧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,保证除氧后水的含氧量、压力、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。
运行调整:
根据生产负荷变化,及时调整进水量与蒸汽量,维持除氧器内水位、压力、温度的稳定。当进水量增加时,相应增加蒸汽量,确保水能够被充分加热除氧;反之亦然。
定期检查除氧效果,如发现除氧后水含氧量超标,应检查蒸汽量是否不足、排氧阀门开度是否合适、设备内部部件是否损坏等,并及时进行调整与维修。
注意观察设备运行声音、振动等情况,如有异常,应立即停机检查,排除故障。
停机操作:
首先关闭蒸汽阀门,停止向除氧器内供汽。
缓慢关闭进水管阀门,停止进水。
打开排水阀门,将水箱内的水排空,排空后关闭排水阀门。
打开排氧阀门及相关放空阀门,将除氧器内的压力降至常压。
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洗与维护,为下次启动做好准备。
日常维护:
每天检查设备的外观,查看有无泄漏、变形、腐蚀等情况,如有发现,及时处理。
检查各阀门的开关灵活性,定期对阀门的密封部位进行润滑,防止阀门卡涩。
观察仪表的运行情况,确保仪表指示准确,如有偏差,及时校准或更换。
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,保持设备工作环境的整洁。
定期维护:
每周检查一次除氧器内部的旋膜器组、淋水篦子、液汽网等部件,查看是否有堵塞、损坏等情况,如有堵塞,及时清理;如有损坏,及时更换。
每月对水箱进行一次排污,排出水箱底部积累的杂质与污垢,排污时应注意观察排污量与水质情况。
每季度对设备的安全阀进行一次校验,确保安全阀在规定压力下能够正常开启与关闭,保障设备运行安全。
每年对除氧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,包括对设备外壳进行防腐处理、检查内部各部件的磨损情况、对设备的保温层进行检查与修复等。
易损件更换:
旋膜器组中的起膜管、水室密封件等属于易损件,根据实际运行情况,一般每 1 - 2 年需检查更换一次。
淋水篦子如有损坏,应及时更换,确保水的分配均匀性。
液汽网的不锈钢扁丝网如有破损,需及时更换,以保证深度除氧效果。
阀门的密封垫片、阀芯等易损件,根据阀门的使用频率与密封性能,定期进行更换。
设备运行时: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带电检修、带压维修等危险操作。操作人员应远离设备的排氧口、蒸汽排放口等高温高压部位,防止烫伤。设备周围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,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。
压力控制:严格控制除氧器的工作压力,不得超过设备的设计压力。定期校验安全阀,确保其在超压时能可靠动作。如发现压力异常升高,应立即采取措施,如停止供汽、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等,防止超压事故发生。
温度防护:设备运行时,外壳及管道表面温度较高,应避免直接接触。操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,应穿戴好高温防护用品,如隔热手套、防护服等。设备周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,防止热量积聚。
水质要求:严格控制进入除氧器的水质,确保符合设备的进水要求。如水质不合格,可能会导致设备内部结垢、腐蚀等问题,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寿命。定期对进水水质进行检测,如有异常,及时调整预处理工艺。
维护检修:在进行设备维护检修前,必须先停止设备运行,切断电源、蒸汽源、水源等,并将设备内的压力降至常压,排空内部介质。在设备内部检修时,应采取通风措施,确保内部空气流通,防止人员窒息。同时,要在设备进出口处设置警示标志,防止误操作。
培训上岗: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,熟悉除氧器的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操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项,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。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。